新闻中心 /News
处暑 小心“入秋两大烦”清补膳方来帮忙米乐M6 M6米乐
每年公历8月22~24 日,当太阳到达黄经150°之时,处暑时节就到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就是终止的意思,顾名思义,处暑意味着炎热即将过去,暑天将近结束,也意味着秋天真正要来到了。
处暑到来后,不少人都能明显地感觉到“秋燥”和“秋乏”的困扰,这期,我们请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治未病副主任医师高三德和主治医师唐瑾秋,来给大家说一下处暑养生重点及推荐应季调理汤方。
所谓“暑处寒来”,在处暑时节,三伏接近尾声,暑气渐退,秋意渐显,但岭南天气还没能感觉到真正意义上的秋凉,在晴天下午的炎热甚至不亚于暑夏。有谚语说:“处暑后十八盆汤” ,意思是说进入处暑时节后还要再流十八天的汗,天气才开始变凉。
温燥气候易伤阴津,处暑过后,人们容易出现头发枯燥、皮肤紧绷、眼睛干涩、口唇及鼻咽黏膜干燥、大便干结难解等健康问题。此时,人体应适当补充水分,以避免燥邪伤肺。
“谷到处暑黄”“家家场中打稻忙”,同时也是大量时蔬瓜果的收成之时。这时,宜多吃黄瓜、西红柿、胡萝卜、莲藕、马蹄、葡萄、梨、柿子、柑橘、甘蔗等甘润多汁的瓜果,除了能补足机体缺失的水分以外,亦可以为身体补充随汗水流失的各种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处暑时节,人体饮入水分以少量频次,甜咸搭配为宜,在饮用水中加入少量食盐可减少体内水分流失,而淡糖水或蜂蜜水有润肺养阴的作用,所以初秋养生有“朝盐晚蜜”的说法。
处暑过后,在日常饮食中还应当尽可能戒除辛燥,食用辛辣、烧烤、煎炸等食品容易上火,容易加重秋燥症状。
做法:百合与莲子洗净后泡发,加清水煮半小时,加入鸡蛋黄煮熟,再加适量冰糖调味即可。
适合人群:心火上扰、心阴不足的失眠者,常见心烦易怒、失眠多梦、口舌生疮、口腔糜烂、小便短黄、舌红苔少或燥。
禁忌人群:百合甘寒质润,凡风寒咳嗽、大便溏泄、脾胃米乐M6 M6米乐虚寒、寒湿久滞,肾阳不足者均忌用本方。
材料:老鸭半只,土茯苓50克,薏苡仁50克,红枣10克,生姜10克,盐适量。
1.老鸭洗净切块,土茯苓洗净、削皮、切片,薏米洗净,红枣洗净去核,生姜去皮切片。
2.待锅内水烧开后,放入老鸭肉,用中火煮5分钟至血水消失,捞起冲净备用。
3.把土茯苓、薏苡仁、老鸭肉、红枣、生姜放入瓦煲内,加入1升清水,加盖用慢火米乐M6 M6米乐煲2小时。
功效:民间素有处暑“吃鸭子”的传统,鸭肉味甘咸、性凉,具有滋阴养胃、健脾补虚、利水消肿作用,被民间认为是“补虚劳的圣药”,适用于处暑“温燥”致使体内虚火又有阴津损伤者食用,尤其适用于低热、乏力、食少、便干、咽干、口燥、盗汗等身体虚弱或病后体虚患者食用。薏米则有健脾除湿、美容美颜的功效;土茯苓有利水渗湿、健脾调中之效,特别适合因湿热内蕴导致皮肤反复湿疹、疮毒的患者。
禁忌人群:脾胃虚寒者,肝肾亏虚者,月经期间和寒性痛经者,感冒未愈者及孕妇忌食。
2.选鸭子要宁老勿嫩,因为老鸭没什么皮下脂肪,不会过于油腻,适合煲汤,不过老鸭肉质不易熟,煲煮的时间要足够长。
处暑节气处在由热转凉的气候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此时人们时常会产生懒洋洋的感觉,这就是秋乏。
在炎热的夏天,由于人体出汗多、睡眠少、食欲差、体力消耗大,加上高温还会使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新陈代谢加速,能量支出过大。随着秋天的到来,气候变凉,各系统也随之发生变化,从活跃状态转入生理性休整期,于是秋乏就发生了。
夏天昼长夜短,气候炎热,人们往往晚睡或因闷热而难以入眠,导致睡眠时间减少。处暑后天气转凉,我们就应该尽量提前1小时上床休息,只有保证充足的睡眠才能够消除疲乏,恢复精力。
同时,适当午睡也利于化解困顿疲劳,特别是睡眠相对不足的上班一族。中医提倡睡子午觉,即每天米乐M6 M6米乐于子时、午时要睡觉。有现代研究发现,中午12至13点是人体交感神经最疲劳的时间,此时休息睡眠更有利于人体恢复精力。
但应注意的是,午睡时间一般不宜超过1小时,过度深睡往往不利于午后觉醒,反而影响下午的工作状态。
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处暑节气,可适当增加营养摄入,以纠正身体的虚损、不足。
建议适量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即鸡蛋、瘦肉、鱼、乳制品和豆制品等,但不宜吃太油腻的食物。油腻的食物不仅会影响肠胃消化吸收功能,而且会在人体内产生易使人困倦的酸性物质;可多食蔬菜水果,因为蔬果中的维生素可以作为辅酶协助人体将积存的代谢废物尽快清除掉,使人消除疲劳。
处暑时节,早晚清凉但日间仍热,我国部分地区雨水依旧较多,湿热气候仍然明显,秋乏的相应临床辨证又往往湿热证候突出,此时饮食调理重在脾胃,治宜消暑清热,健脾祛湿。饮食上要多用莲子、百合、淮山、薏米等健脾利湿的食材煲汤煮粥。另外还要少喝冷饮,少吃辛辣。
处暑时节,南方地区湿热仍盛,中医建议在早上和午后清凉之时可以适当运动出汗,能够有效消米乐M6 M6米乐除体内湿热之困,让人一身轻松,困乏全消。上班一族不便外出锻炼时,也可在办公室里多伸懒腰,同样有消除疲劳的效果。
经常伸懒腰,可以让肌肉得到放松,身体也会感到舒适。人们在伸懒腰时,胸壁和胸腔脏器会对心肺产生一定的挤压,有利于心脏收缩,将更多的血液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伸懒腰时身体要尽量舒展,四肢要伸直,全身肌肉都要用力,可以起到伸展腰部、舒展筋骨、放松脊柱的作用。
同时,由于四肢躯干的肌肉收缩、韧带伸展,循环血量重新分配,使更多的血液供给大脑,让人顿感清爽,疲劳全消。
28日晚上,白云区发布通告,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需要,该区定于2022年8月29日9时起开展景泰街全员核酸筛查工作。[详细]
根据越秀区疫情防控工作最新调整安排,市交通运输部门从8月28日即时起,临时撤销公共汽车童心南(广东老年大学)站(双向),途经的36、66、93、189、278、529、810、864、夜9路等线路临时取消停靠此站。[详细]
8月28日,越秀区在登峰街风险区域核酸筛查中,发现1名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人员。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立即启动应急响应,迅速开展区域管控、流调溯源、隔离转运、核酸筛查、场所消杀等工作。[详细]
因疫情防控需要,请在相关时段到过以下重点场所的人员,立即向所在社区报备,开展“七天三检”自我健康监测,并配合做好疫情防控措施。重点场所名单见下表,后续将按实际情况更新。[详细]
8月28日,2022南国书香节暨羊城书展圆满闭幕。本届羊城书展为期10天,采用“1+16+53+N”办展模式,实现全城联动、全民参与、全媒呈现,为广大市民读者奉上了一场精彩绝伦、遍地开花的“家门口”文化盛宴。[详细]
8月28日上午,广州地铁十一号线首条轨道在云台花园铺轨基地顺利铺设,标志着广州市第一条地铁环线正式进入轨道工程施工阶段。[详细]
这个周末广州的闷热天气,隐约有了7月那波持续高温的味道。幸好这一次高温天气应该不会连续在线那么长时间,本周中段在冷空气影响下,将有一轮降雨来缓解高温。[详细]
大洋社区是广州日报集团旗下大洋网的互动平台,致力打造广州最具人气、最具影响力的综合论坛。报料投诉民意通,同声同气老友记,我爱我家亲子乐,广州生活百事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