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乐M6 M6米乐入坑首选佳明 540 和 840 骑行码表测评

2023-04-19 22:55:52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随着这几年骑行火热,大批新人入坑开始骑行,既然入了坑,那么一块自行车码表是必不可少的,便宜的中端机佳明 530/830 是四年前发布的了,操作逻辑与如今智能机时代格格不入,甚至还在用 Micro-USB 接口,旗舰佳明 1040 倒是哪哪都好,就是价格略高,对新手不友好。

  不过没关系,大餐后的甜点已经上来了,新一代专业骑行码表标杆——佳明 540 和 840。

  体力值 和 功率指导 这些新功能都非常适合在近期骑行热潮新入坑的新手,爬不动坡还有新版爬坡神器 Climb Pro,骑完还有 骑行能力分析 ,配合 训练计划 以及佳明全家桶中的骑行台、功率计这些附加装备还可以完成从小白到大佬的转化。

  如果说 Edge 1040 是新一代的机皇旗舰,再次强化佳明在码表领域的绝对优势和高端品牌形象,那么 Edge 540 和 Edge 840 的任务就是攻城略地,用 1040 的功能降维打击占领中端和中高端码表市场。

  作为佳明码表产品线 系,一直以来都是中高端入门新手、休闲骑游、数据分析、训练拉爆们的首选产品,是叫好又叫座的产品。

  然而,530 和 830 再好也是 4 年前的产品了,不说原始的操作系统,就是那个快绝迹的 Micro-USB 接口也是足够充足的淘汰理由。

  随着 1040 的发布,曙光来临了,优秀的做工、细腻的超大触摸屏、极其先进的 Type-C 口、太阳能充电、双频多星系统、手机直接设置码表都让使用体验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随着全新的 UI 和系统一块儿到来的还有实时体能值、Climb Pro 2.0、功率指导、骑行能力分析等各种五花八门的新功能,既可以提升骑行能力还能增加骑行中的乐趣。

  虽然也有便宜的国产码表,但友商们不争气啊,国产码表千千万,使用 bug 万万千,几乎所有从国产码表升级过来的用户都逃不过 真香定律 。

  这次不仅正面完全一样,连以往 8 系缺位的侧边按键都安排上了,也就是说,840 不仅可以用直观快捷的触摸操控,也可以用按键进行操作,这点在夏天大汗淋漓和突遇雨季时尤为重要,虽然 840 和 1040 一样更新了触屏材质,有水也能操作,但谁知道那雨能多大呢?另外在爬坡累死累活神情恍惚的时候,按键换页也是比触屏更好用的操控方式。

  两款机型除了操作外,所有功能都一模一样,也都相比前作增加了 6 小时的续航,达到了 26 小时的超长使用时间,也都有更高端的太阳能版,最高能额外续到 60 小时。与新一代的佳明产品一样,更新了 Type-C 数据 / 充电口,如今续航和充电已经完全不是需要担心的了,有时出门骑个两三天的小长途也完全不需要操心电量问题。

  这里再聊聊太阳能,太阳能充电不是锦上添花,而是如虎添翼。不同于手表上太阳能充电的聊胜于无,自行车码表得益于更大的尺寸和更好的太阳照射角度,太阳能效率高了不少,我在夏天一次平均太阳强度 54% 的骑行中,6 小时补充了 1 小时的电量,很可观了。同一次 5 小时的骑行中,有太阳能的 540 比没有太阳能的 840 多米乐M6 M6米乐了 8% 的电。

  和 1040 一样,相比于硬件升级,540 和 840 最大的升级还是软件系统。

  这张照片集合了 830、540、840、1040 和 iPhone SE 的页面图,能清晰地展现自行车码表界面从功能机进入智能机时代的变化,在首页,就可以通过手机 Widgets 一样的小插件看到自己的 Vo2 Max、训练负荷、训练效果等数据,了解自己的身体状态,更好的准备下一次骑行。

  Climb Pro 是佳明码引领的爬坡规划功能,基于路线图规划出每次骑行所需要爬的坡,在你使用导航、训练路线或者挑战历史路线的时候会告诉你这段旅程有几个爬坡段,合理的分配自己的体力。

  Climb Pro 相比 Strava 赛段更适合普通爱好者,不需要付费,还有着更详细的坡度信息 ,1040 的 Climb Pro 2.0 升级了更详细的坡度分布,自动拆分每个爬升,用不同的颜色表现出来,骑行时也会提醒你坡度的变化,再现了现实世界中坡有陡有缓,甚至有上有下的复杂情况,而不是简单的平均坡度,可以更合理的规划自己的体力。

  如同打游戏需要血槽指导一样,骑车也需要知道自己还有多少 红 ,但对于新手这也有点难,即使是骑了多年的老手也时常因为低血糖瘫倒路边,这就是 体力值 的意义。

  用如同游戏 血条 一样的进度条显示你的剩余体力,预估距离或者时间,骑行中 血条 会动态变化,绿色表示恢复,红色表示消耗,在下坡或者低功率骑行后 血条 也会跟着恢复,可以随时知道自己还能骑多远。

  体力分配是需要技巧的,光有 体力值 好像也不太够,没关系,佳明还有 功率指导 功能,可以基于路线特点和个人能力以及想要骑行的强度智能创建目标功率和预计完成时间,看着表骑就完了。

  根据路线特点和个人能力,合理的设置功率米乐M6 M6米乐目标,精准的分配体能。码表会自动将路线细分,把长路线分为一段段的短路线,每个路段坡度平均,这样就可以按规划好的恒功率骑行。

  这些数据也不只是看个热闹,新一代码表会在一段时间的数据积累下,综合你的水平、训练负荷、训练状态、最大摄氧量等综合指标,结合赛事日历给你一些训练建议,并会随着数据的更新优化训练项目。

  对于新手来说,把 540 和 840 当作一名私人教练是足够了,佳明如今对于身体状态的把控越来越准了,已经完成了 制定计划——科学训练——检测指标——评估效果——制定(优化)计划 的训练闭环。

  优秀的硬件、专业的软件,这些还不是佳明码表的最强之处,佳明真正的手锏是佳明骑行生态圈全家桶。

  最后再聊聊 540 和 840 怎么选,两款产品的功能都非常优秀,当世码表第一梯队。唯一的不同就是操作逻辑, 540 还是遵循了传统码表的按键操控,在遇到一些复杂操作时还是很繁琐的,你想关个机甚至需要按 4 次按键。而 840 则在新世代的 UI 中如鱼得水,哪里需要点哪里,主页面轻轻滑动就能查看所有资料。

  但如今的 540 和 840 就如同 iOS 的原生触屏交互,手摸点按才是最方便的,你非要用按键其实反而像给 iPad 配的鼠标,有多别扭大家都知道。

  我还是那个观点: 能力不够才需要装备补 ,骑的慢水平不够的才需要科学骑行的帮助骑的更快更远,享受骑行的乐趣不在于装备的高低,而是持之以恒的踏上骑行的路途,一颗敬畏科学尊重生命的心。

  只是,我更期待的是独孤求败的佳明能玩出什么新花样,不然我评测都做起来不好玩。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