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2型糖尿病最喜欢这4种人!对号看看有你米乐M6 M6米乐吗
糖尿病虽然类型有几种,比如常见的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但2型糖尿病“承包”了90%的患者,也就是说,绝大数的患者其实都是有机会避免患病的。那么,该怎么普通人该怎么避免患上糖尿病呢?首先了解一下,2型糖尿病喜欢找什么样的人?
如果父母一方或双方有糖尿病,那么子代可能会遗传到糖尿病体质,即虽然没有糖尿病,但其患糖尿病的几率比普通人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因为环境或个人因素(如肥胖)的刺激,一开始可能只是从胃肠吸收来的糖分不能及时送到四肢、皮肤等外周部位,后来便越来越多的糖分不能送到四肢、皮肤,最终导致血糖升高,出现糖尿病。
本来身体健健康康的,但由于吃得多,动得少,身体就出毛病了。尤其是喜欢吃高脂高糖高蛋白食物的人,这些食物的热量非常高,人体如果摄入了大量的营养或热量,如果没有足够的运动量来消耗,它们就会转为脂肪储存在人体,时间一长,便出现营养过剩,积累了一身的肥肉。
血液因为营养过剩而粘稠,血液流速变慢,糖分无法及时被送到外周部位,堆积在腹部,便造成腹部肥胖,内脏脂肪超标。所以,不仅是全身肥胖的人容易血糖升高,四肢正常而腹部肥胖的人也容易得糖尿病。
人体如果长期处于心理紧张、忧郁等负面情绪下,人体内部的激素容易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到内部系统的协调,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影响血糖的正常运作,最终导致血糖升高,被诊断出糖尿病。
据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研究发现,长期处在压力下的人,内脏脂肪容易聚集。通常,这类患者多为女性,体型也不是特别肥胖,但很容易出现手足麻木。
一般情况下,人在做重体力劳动时需要憋气,长期维持这种状态久容易导致气滞血瘀,血液运行不畅,血液中的糖难以运输到全身,因为体力劳动消耗的糖分比较大,身体暂时还能维持平衡。而等到退休或其他原因,不再从事体力劳动,活动减少,人体消耗的糖分减少后,营养大量剩余,腹部迅速肥胖起来,米乐M6 M6米乐血糖就容易出现异常。
这四种人群发病可能是其中一种因素的作用,也可能是几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普通人在预防糖尿病时要尽量避免以上所有因素,再结合运动和饮食,2型糖尿病就不容易找上你了。
饮食的一大原则是,保证人体每天正常运行足够的热量和消耗量,这个总热量的摄入量是根据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体力活动及血糖值高低等综合因素来确定。
比如,正常无体力的人每天保证200-250克的主食,轻度体力劳动者250-300克,中度体力劳动者300-400克,重体力劳动者400克以上。
如果摄入量超标了,运动消耗量就要增加,反之运动消耗量增加,摄入量也要上,以达到相对平衡,减少营养过剩,避免脂肪堆积而造成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
运动的一大原则就是不能“一视同仁”,每个人的运动量、运动方式、运动时间都要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过度或错误的运动会伤身。
比如不能空腹运动,在餐后30分钟—60分内进行运动为宜,早上运动前可以先吃一点东西,运动后在补充进食。